隨著城市管理措施的日益豐富和完善,交通管理的規則也變得更加充實。而對于道路監控來說,它所承載的責任也變得越來越多,這必然會對交通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及其設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促進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明確了"基本建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發展目標和"按照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主要任務。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中進行大范圍道路改造的空間越來越小,改造成本也越來越高,靠道路建設改造提升交通效率空間很?。慌c此同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人均汽車保有量節節攀升,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交通擁堵問題。因此政府策略已經從向空間要效率轉為向管理要效率,通過交通管理控制智能化來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另外對于交通問題的改善城市居民可以切身感受,是投入少見效快的民生工程,因此政府在智能交通領域投資力度很大。
政府采購項目愈趨重視智能交通迎來未來設備新要求
和一般的采購項目不同,智能交通落地到政府采購市場,這對于投標人的系統集成能力、方案演示以及執行能力的要求更高?!墩少徯畔蟆酚浾邚母鞯仃懤m開展的智能交通招標采購項目中發現,評標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除了價格外,投標人的系統方案、測試報告、功能演示、投標企業業績、貨物供應和售后服務等,都將成為指標。尤其是測試報告、功能演示這兩個環節,它們的分值基本都在15分以上。
另外,與其他項目不同,大多數智能交通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都是與監理項目同步實施的,包括北京、浙江、江蘇等地,多數項目將智能交通核心部件中的交通信號控制器、綜合視頻檢測設備和中心設備等硬件與系統軟件集成等內容單獨分包,并同步招標此類項目的監理工程。
業內專家指出,因智能交通項目專業性強、影響力較大,不管是對于采購方還是中標單位來說,都是一個大工程,因此及時引進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性強的第三方,有利于整體項目的開展。
另外,智能交通項目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既有施工分包,又屬于系統集成;既是智能項目的總包商,也是公路交通大項目中的專項分包商,而且設備的采購在整體管理中所占的比重也很高。從近年來智能交通項目開展的整體思路來看,供應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的智能融合功能越來越被采購單位所重視。
沈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的統一化智能交通監控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不同特點道路的工作需要,因此專業化和定制化將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管理設備的發展方向。
業內專家認為,今后智能交通對于設備功能的細化需求,將比以往更加細致、更加嚴格。比如,對于靈活可變的行駛方向,對于一些行駛規則在時間上的限制以及車輛狀態的進一步識別等,都是交通行業對未來設備的新要求。
智能交通國產品牌再碰機遇
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致力于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我國智能交通市場中,中高端產品線主要被國外品牌所占領,關鍵核心技術仍然依賴進口。即使是發展速度最快、推廣和普及最廣泛的智能導航產業與智能交通行業的管理,也是如此。比如在智能導航領域,專業測量接收機和測向接收機高端產品國際廠商占80%,授時接收機國外產品占60%,航空導航接收機國外產品占90%,國產OEM板幾乎全部采用外國芯片。
因此,業內專家認為,我國智能交通行業仍處于發展階段,但擁有難得的發展機遇。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抓住機遇突破核心技術,進一步研究適應中國市場的整體解決方案將是成功的關鍵。
結語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道路交通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多項規劃已經出臺,智能交通前景一片大好,據權威人士預計,未來十年國內智能交通投入將達1820億之巨,同時各地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植引導智能交通的發展,和近幾年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倡導,智能交通建設的發展機遇必然是前所未有的,其市場也將可能成爆發式增長。讓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