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3G、物流傳感技術的發展進步,智能交通正伴隨著物聯網在向“新一代智能交通”發展。物聯網作為一種融合短程無線通訊技術、微電子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的新技術,逐漸被用于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等需要數據采集與檢測的相關領域,從而給城市智能交通帶來一次全新的升級。在傳統的城市智能交通細分行業市場規模中,雖然仍是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設備、交通視頻監控系統設備、電子警察系統設備占據前三位,但我們不可忽視的看到,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城市智能交通市場項目正在紛紛萌芽、發展和逐步壯大。
2009 年底中國電信發布十一大物聯網產品,其中智能交通系統包括公交行業無線視頻監控平臺、智能公交站臺、電子票務、車管專家和公交手機一卡通5種業務;中國移動基于GPS 衛星定位技術的車務通已在全國推廣,截止2010年上半年全國位置信息應用客戶總數已超過600萬,全網商務通集團客戶達到5 000多家,終端用戶數十萬,已在公交、物流和出租等40個行業廣泛應用;南方物聯網示范工程第一批已確定了“物流車輛動態管理靜態停車”等9個應用示范工程,2010年已在廣東省21個地市全面展開建設;科技部和公安部設立的一個基于 RFID 開發的涉車信息資源應用技術——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區域性示范應用項目已在上海、南京、重慶進行試點應用建設;基于浮動車信息處理技術和視頻路況采集技術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務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沈陽、寧波、成都、蘇州、重慶、南京、 福州、青島、石家莊、長沙和天津15個城市。以行駛記錄儀為核心構建交通事故處理的物聯網是將汽車行駛記錄儀作為物聯網前端的感知體, 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集交通事故處理、 城市交通管理、SOS道路救援和在線語音導航的綜合管理平臺。
利用物聯網與 TD-SCDMA 網絡技術,實現交通信號智能控制、視頻智能識別、交通流量智能誘導等應用,為城市智能交通規劃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最近頻繁出現在各大城市街頭、路口的智能紅綠燈正是以物聯網模式進行設計的交通燈。首先,它與城市交通控制系統相聯,可以根據各路段的實時交通狀況,以倒計時的方式顯示距離下一個綠燈開始的時間;其次,它還能夠顯示出各路段的擁堵情況,給過往車輛提供最優行車方案進行參考;最后,它可以根據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區域和地段,分別發布各種不同人群關注的話題信息,在盡顯個性化風采的同時提高交通管理的力度。
從以上信息不難看出,智能交通行業中無處不在利用物聯網技術、網絡和設備來實現交通運輸的智能化?,F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發進行的,每個駕駛者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行車路線,交通信號標志僅僅起到靜態的、有限的指導作用。這致城市道路資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的運用,由此產生不必要的交通擁堵甚至癱瘓。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可以將整個城市內的車輛和道路信息實時收集起來,并通過超級計算中心動態地計算出最優的交通指揮方案和車行路線。
三零凱天一直致力于城市智能交通運營服務,現已建立了成都市最大的出租車GPS運營平臺、成都市最大的出租車多媒體平臺,同時也是成都市最大的公交車運營維護平臺,目前正在切入地鐵軌道交通的一些運營服務項目。下一步公司也希望利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結合物聯網城市共性平臺,配合市政府、市交委做好成都市電召運營服務平臺、成都市實時路況誘導系統、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統綜合平臺、成都市出租車GPS電召項目,以及成都市出租車GPS平臺整合等項目的建設。
ITS,是作為繼計算機產業、互聯網產業、通信產業之后的又一新興產業,其與物聯網的結合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智能交通行業已被公認為是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落實到實際應用的最能夠取得成功的優先行業之一,必將能夠創造出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價值。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深入以及各大城市智能交通大投入建設,智能交通領域會呈現種類繁多的行業應用,城市交通智能化程度也會迎來質的飛躍。